平顶山市郏县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圆满完成
教育兴则国兴,教育强则国强。
01项目背景
为贯彻落实《平顶山市“十三五”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》(平教师〔2017〕31号)和《平顶山市教育局关于实施“十三五”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》(平教师〔2018〕10号)的精神要求,由平顶山市教育局主办,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平顶山市郏县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于2018年12月28日圆满结束。
02前期调研
项目启动前期,项目组一行在郏县教育体育局师训股杨宏杰股长的带领下于2018年5月30日-6月1日分别走访六所不同的学校进行实地调研,采取现场座谈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考察郏县教育现状,深入了解教师培训需求。本次培训对象为郏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3372名。
我院结合郏县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发展实际,科学研制培训方案、精心设计培训模式、组建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、搭建专业化的网络研修平台,将线上和线下充分结合,精心组织并实施了骨干坊主教师集中培训、网络研修培训及线下送教活动等。
03研修阶段及内容
骨干坊主集中研修阶段
骨干坊主集中培训于2018年8月22日进行,本次培训陕西师范大学安排的课程丰富、内容全面、形式多样、实用性强。
通过本次培训,参训教师受益匪浅,必定能够在未来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,拼搏创新,锐意进取,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起到“带头、凝聚、示范”作用,为郏县教育事业再建新功。
网络研修阶段
2018年10月,网络研修正式启动。结合网络研修组织管理特点,划分了50个研修工作坊,具体学情如下:
表1.截至2018年12月28日郏县中小学幼儿园参训教师登录率、学习率、合格率统计
区县 | 培训人数 | 登录人数 | 登录率 | 学习率 | 合格率 | 优秀率 |
郏县 | 3372 | 3323 | 98.55% | 98.55% | 96.38% | 39.38% |
【注:满分100分,60分--89分为合格,90分以上为优秀。】
表2.截至2018年12月28日郏县中小学幼儿园参训教师主要数据统计
参训对象 | 人数 | 研修日志 | 研讨交流 | 资源数 | 研修简报 | 活动 | 评论 |
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| 3372 | 7622 | 20291 | 19547 | 90 | 103 | 54131 |
从以上过程性数据可以看出,此次培训圆满完成了项目的预期目标,学员成果丰硕。其中,学员撰写研修日志7622篇;发布和组织研修活动103次,研修交流20291条;上传资源19547个;评论54131条。参训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提交各类资源和发表日志的积极性较高,积极参与交流与研讨活动,学习热情高涨。
线下送教活动阶段
送教活动于11月24日启动,本次线下送教活动聚焦课堂教学诊断、专家示范引领,主要针对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专家指导不够、骨干教师引领机制不健全等现状,此次活动将采取示范课、说课、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,充分深入教学现场,走进真实课堂。通过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,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和经验,促进参训教师改进教学行为,推动项目学校课堂教学改革,切实提升一线教师课堂教学能力。
04优秀研修活动心得
不忘初心,做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教师,就是要本着一颗敬业之心、仁爱之心、创业之心,热爱教育、热爱学生,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前提,在做人的品格、学习的方法、创新思维和理想信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,我们作为人民教师,教书育人,应该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、学习知识的引路人、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。用教师的大爱照亮学生的内心世界,指引学生不断成长,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和栋梁。
刘利南
叶澜教授说:“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,每一句话语,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。”作为一位教师,课堂上只有善于倾听学生,适时调节自己教学,才能扮好自身的角色;只有善于倾听会倾听才能正确判断学生在想什么,为什么会这么想;只有善于关注倾听学生的言语,才能正确地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,教师才能够对症下药,教学效果才能够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效果;只有善于倾听,才能在学生回答不正确、语言表达不清楚的地方予以及时指出、正确分析。倾听可以增进沟通,促进理解。倾听是一种等待,在倾听中交流,在倾听中沟通,最终实现教学相长。因此,作为一名教师,我们应学会倾听,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,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,只有这样,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,才能事半功倍。
史亚娟
古人说“三日不读书,便觉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”,作为教师面对一批又一批、一代又一代的学生,如果抱着昔日老本,不常进行学习、研修,岂不亦是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吗?当学生说他“抓狂”、“蓝瘦、香菇”我们一脸茫然,怎么和学生交流?作为新时代的教师,常学习我们古代先贤的师德师风,才能传承优良传统;常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,才能与时俱进、紧跟时代的步伐,才能知道什么是新时期的好老师。以前我以为孔子是我国最早的教师,此次研修学习才知道契是更早的教师,真是学海无涯,常学,才能常新,常学才能常得。
张粉先
05优秀研修作业分享
现代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,要求教育教学以兴趣培养、学生个性发展为主。因此,数学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、趣味性凸显、注重学生头脑能力培养,调动学生学习兴趣,提高数学成绩,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一、创新数学教学理念
现代化背景下,强调以人为本,一切为了学生展开教育教学工作。而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,其课堂主体多为教师,学生被动学习,应听从教师一切安排。基于这一理念下使得教师处于高高在上,不可侵犯的地位,在无形中对学生数学造成一种制约,学生学习兴趣较低。对此,新课程背景下,教师应打破传统观念束缚,创新教学理念,由课堂主体转为学生为课堂主体,实现以人为本展开数学教学。实际教学中,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学习状态与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科学分析,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,主动走进学生群体从而构建和谐、欢快的课堂环境,提倡师生平等。只有凸显趣味性,才能为学生数学兴趣的调动提供帮助,实现亲其师,信其道,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数学学习中。
二、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
其实,在我们生活中就存在很多数学知识,例如:购物结算、打折销售、积分抽奖等都是数学知识。对此,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融合,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展开教学,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数学现象进而结合教材数学知识,实现学以致用,让学生们体验到数学的神奇魅力。
比如: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,教师可以将教室模拟成文具店并设定每名学生手中有50块钱自由分配。一些学生选择购买了铅笔、另一些学生选择购买玩具、橡皮等,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认识人民币并学会分配。事实证明,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帮助性作用,相对于传统说教式教学,生活化教学更能够凸显数学教学趣味性,提高教学质量。同时,也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存在,在无形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水平,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。
三、引导学生学会实践分析
新课程教育背景下提出: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,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,提高合作学习水平。因此,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表扬、鼓励,建立数学学习信心,主动融入到数学课堂并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。如果课堂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互动,其他学生观看活动过程将难以调动班级整体学生学习热情,那么教学活动也失去意义。所以,在课堂活动中,教师还要注重班级整体学生的兴趣调动。
比如:在《有余数除法》教学中,教师以儿童节为背景送给同学说们小礼品,首先由班长打开礼物盒子,把礼物平均分给小组中的4名学生。当礼物分发后学生发现:4个橡皮分给了4名学生;每人1个橡皮;9只铅笔分给4名同学,每人2只,剩余1只;14个本子平均分给4名同学,每人3本,剩余2本……。这时,学生就会主动动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剩余,进行小组讨论。通过这一教学活动,引导学生对“余数”有基本的认识。通过节日礼物的形式展开数学教学,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,学生纷纷投入到“余数”研究中。
四、构建轻松、欢快的课堂环境
现代教育改革强调师生平等,教师与学生零距离互动成为重要研究内容。课堂教学中,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数学知识探讨才是师生平等的重要体现。而数学学习与教师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,知识积累、成长的过程,学生是课堂主体,教师起到引导作用,应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,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合作者。
比如:在学习轴对称相关知识点时,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中的轴对称展开教学。首先,在课前教师做好教学目标、内容设定。其次,在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蜻蜓、蝴蝶、脸谱图片。随后提问: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图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。因为这些是学生熟悉的图形,因此容易产生共鸣进行小组讨论。教师为引入轴对称图形铺垫。最后,教师进行问题总结。在这样一种相对自由的环境下,学生更乐于投入,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魅力。此外,由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,调动了学生参与热情与课堂积极性,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,凸显趣味性。
五、注重学生主观意识调动
数学教学中,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调动学生主观意识。例如:在学习周长时,教师可以设计小狗竞赛活动,一号小狗顺着转盘的边缘跑完一周回到起点,二号小狗顺着房屋跑完一周回到起点。此时,教师提问:学生们发现了什么?小狗是怎样跑的,进而引导学生得出边缘一周的定义。随后,三号小狗顺着圆盘边缘跑到一半停下来,裁判表示:三号小狗犯规。提问:三号小狗是怎样犯规的,同学们怎样帮助三号小狗顺利完成比赛。最后,引导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、量一量展开讨论。该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一味的强调概念定义教学形式,趣味性教学更加显著,学生主观意识被调动起来,逻辑思维与数学知识结合进而轻松的掌握数学内容。探究式教学模式并非单纯指教师不断的启发与引导,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,创新思维、学会问题质疑、反思进而达到学以致用,能够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
六、结束语
综合分析,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兴趣的调动与激发需要教师投入较多时间与精力,有足够的耐心设计课堂活动内容,创新教学方法,通过新鲜、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。当学生注意力被吸引到课堂中,才能主动投入到问题思考与数学知识学习中,更加凸显课堂趣味性,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质量。
姚利英
一方黑板朝朝暮暮绘宏图诚滋桃李芳天下;
三尺讲台岁岁年年洒青春勤育英才泽九州。